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使用,要尊重原住民族過去以來的自然環境文化保存,這無關私有地或公有地。就如同農地蓋農舍、海岸蓋飯店要環評、古蹟要拆除都必須要經過相關程序,即便是私有地也不能愛怎樣就怎樣。2015年所訂立的原基法21條立法意旨便是如此。
然而,原民會日前公布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竟然曲解法律,把傳統領域限縮在公有土地,原住民族對於傳統領域內的私有土地的開發,將喪失知情同意的權利。以台東杉原灣開發案為例,這是比美麗灣還大宗的開發案,去年竟然通過環評、各界譁然。行政院林全辦公室施克和面對抗議的群眾,曾出面承諾:「杉原開發案並未實踐原住民族的知情同意權,行政院會嚴格把關。」
現在,原民會公佈的辦法竟然將傳統領域的知情同意權限縮在公有土地,等於是讓林全辦公室的承諾成為空談!杉原灣開發案有三分之二是私人土地,只有三分之一是跟國家租借,財團大可放棄租借公用地,全部以私人財產不受「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限制為由,大肆開發!
在原住民族社會以及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與歷史正義的各界團體高度疑慮下,昨天內政委員會詢答後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送交協商。我們將在協商時繼續強力表達訴求,也希望原民會拿出負責任的態度,捍衛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完整權利!
質詢影片:https://youtu.be/8VIYzrINLeM
圖片來源:peopo公民新聞
去年大法官745號解釋,宣告現行所得稅法中,薪資所得無法按實際金額減除費用,這是違憲的。因為薪資所得被規定只能最高減除20萬的費用,若超出20萬即無法減除;但其他諸如執行業務所得皆可按實際費用減除,顯然是對於薪資所得者有差別待遇。簡單講,前述的所得稅法規定對領薪水的上班族相當不公平,而且違憲。
最近財政部終於公布研究報告,近日將正式提出修法。這點我相當認同,也希望財政部不要再拖延。同時,在修法過程中,也應該一起把影響上班族權益很大的「標準扣除或列舉扣除」以及「特別扣除」一起檢討。
目前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為:
課稅所得=年度總所得-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例如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課稅所得X稅率=應納稅額
「免稅額」,其意義是給予人民最低生存的保障。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是超出最低生存保障之外的生活必要支出,例如保險費、房屋租金等。(類似某些歐美國家稅法所定義的「特別支出」。)
「特別扣除額」,則是不同納稅義務人,彼此間的財產、婚姻等的租稅負擔能力皆相同,但基於某些特殊因素,造成某些納稅義務人的實際所得較少,所應扣除的額度,例如身心障礙扣除額。(類似某些歐美國家所稱的「非常性之負擔」)
從上述列出三者的差別後,就會發現台灣的扣除額有許多不合理的安排。例如,捐贈、政治獻金、災害損失,竟被放在生活必要支出的「列舉扣除額」。而薪資特別扣除額及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應屬於成本費用或虧損,計算所得本應予以減除。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與學前幼兒特別扣除額,屬於生活必要支出。還有前述的災害損失,屬於特殊原因,造成納稅義務人實際所得下降,應該放在「特別扣除額」。此外,列舉扣除額中的捐贈、政治獻金,以及特別扣額中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應當是屬於租稅優惠,和免稅額與扣除額在談的量能課稅原則無關。
將扣除額定義清楚、分門別類,才能扣好好地梳理應該要給予上班族的保障,而避免在模糊不清的規範中,總是被忽略了權益。
今天到衛環委員會針對台灣參加WHA的成果來質詢衛福部與外交部。我詢問衛福部林奏延部長與外交部李澄然次長,是否知道近年來台灣人民非常重視政府在國際間爭取台灣應有的平等尊嚴與主權地位?林部長與李次長都表示了解,也會檢討與改進。
其實,我希望新政府不要急著辯解或澄清,應該把社會的批評與壓力當成政府的靠山。現在不只是時代力量與民進黨,連國民黨也在上週五連署議案、批評林部長在WHA「隻字不提台灣,嚴重矮化國家主權」。這其實是台灣民主化後,難得包括國民黨在內,立法院朝野一致支持應該以台灣為名、捍衛主權國格的立場。因此我要求衛福部與外交部,將WHA會後「台灣國家主權不得矮化」的各黨派的批評彙整成為一份報告,並擬具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國版本,提交給本席。未來新政府在國際上受到中國打壓,或是國際限制時,請新政府應以民意為靠山,透過這份報告讓國際了解台灣跨黨派的民意。
此外我也強調,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人員、貨品在國際間流動越來越快速,防疫工作越來越嚴峻,例如伊波拉、MERS、茲卡病毒、登革熱、禽流感等越來越多嚴重的跨國疫情發生,台灣絕不能自外於國際、成為全球合作防疫的缺口。我請衛福部清楚的做出表列與報告,台灣被矮化而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國際衛生組織,缺少哪些正式會員國的權利?哪些防疫工作無法參與?哪些國際會議無法與會?對國人健康、防疫與衛生產生怎樣的損害與漏洞? 這是攸關國人健康的重要民生問題,我們必須要清楚了解目前受損的權益以及面對的困境,才能更清楚的擬定策略與方向來努力。
>> 質詢影片:https://youtu.be/2LFJV3aE11A